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官方网站

古稀巾帼绽芳华 爱心筑就致富路

作者:范惠珍 任爱美 来源:山东省老区网 时间:2025/9/15 点击:78

——记老区乡村振兴“巾帼英雄”朱雪梅

1.-800

  在鲁西南革命老区单县,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五大振兴,人才为先。广大妇女在这片热土上,已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确保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农村经济建设的排头兵、良好乡风的塑造者、和谐乡村的稳压器。在这群闪耀的身影中,一位年逾古稀的“50后”女性——朱雪梅,用她的坚韧、智慧和无私大爱,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创业带富传奇。

3-800

  朱雪梅的奋斗故事始于十六岁。她从单县古楼供销社服装厂的一名普通女工做起,凭借吃苦耐劳的韧劲和精明强干的智慧,一步步成长为厂里的高管。199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到家乡,目睹家乡巨变的朱雪梅,心中那份珍藏的乡情被点燃。她毅然放弃令人羡慕的高薪和稳定的工作回到单县,投身竞争激烈的创业大军之中。

  万事开头难,创业更是如此。在朱雪梅字典里,没有“服输”二字。没有资金周转,她便从一台缝纫机起步,胼手胝足,硬是将事业版图扩展到4个服装厂。“小时候家里穷,生存艰难。那时就憋着一股劲,必须靠奋斗改变命运!”这份刻在骨子里的信念,成为她日后面对任何风浪的勇气之源。

4-800

5-800

  时代召唤,初心不改。2019年,中央吹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朱雪梅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次绝好的商机。于是,她把目光投向了绿色田野。萌发了带领乡亲、尤其是帮扶残疾人的强烈愿望。经过反复动员、协商,多个回合的考察,她终于下定决心,带领数十位残疾人和周边村民,承包了300亩土地,购买种植了新品种梨树——山东红梨。然而,转型农业谈何容易?面对毫无种植和管理经验、新品种技术空白的重重困难,已届70高龄的朱雪梅没有因年迈而退缩。为解决这一难题,她甘当“小学生”和“推广员”,日夜兼程,多次往返于外地红梨果木研发基地,自费参加技术培训,奔走在自己的工厂和新开辟的梨园之间。通过请教专家、学习技术,再将自己所学的技术知识手把手的传授给工人,一遍一会,就再教一遍,直到学会为止……田间地头里,留下了她不知疲倦的身影和殷切的叮咛。

6-800

  经受风雨终见彩虹。经过几年艰辛的摸爬滚打,2024年初秋,朱雪梅的梨园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第一次大丰收。当沉甸甸的山东红梨挂满枝头、满园飘红之时,乡亲们的笑了。朱雪梅更是喜上眉梢。

  然而,如何让这来之不易的果实打开市场、打响品牌?朱雪梅经过深思熟虑,再次展现了她的聪颖和智慧。她慷慨地免费提供了5万斤酥梨,精心策划了“回馈社会、爱心采摘”活动。凭着她这份诚意和红梨的品质,迅速赢得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和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山东红梨在单县一炮走红,本地销售异常火爆。“挣钱不挣钱是其次,关键是想让这些残疾兄弟姐妹有口饭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朱雪梅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创业带动致富的心声。

7-800

  朱雪梅创业成功后,她又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将自身经验智慧无私回馈社会。在她的蓝图上,产业兴旺与共同富裕紧密相连。截至202410月,朱雪梅的“共富版图”已覆盖单县4个乡镇:设立了5个加工车间,10多处代工点,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这其中,成功带动4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更安置了100多名残疾人稳定上岗,为每个家庭年均增收超过2万元。用实际行动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8-800

9-800 

  朱雪梅的故事,远不止是一个商业成功的传奇。她用一个老人对家乡故土的挚爱,谱写出一位女性创业者百折不挠、勇立潮头的奋斗史诗,体现出朱雪梅心系弱困、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

  从缝纫机到红梨园,从一个人奋斗到带领一群人追梦。朱雪梅用她的辛勤付出回报社会,在鲁西南革命老区的沃土上,树起了一座拼搏进取的精神丰碑。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宏伟征程,注入了一个古稀女性的强劲动力,为更多后来者负重前行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万寿路2号,济南市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C座5楼,电话:0531_82666546  邮箱:sdlcqw1950@126.com
山东老区网|山东革命老区网|山东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 版权所有  
© Copyright©2018-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6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