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官方网站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百年回溯与发展进路

作者:韩延明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时间:2021/3/9 点击:2956

   要:建党百年历程即是百年党建传承。红船精神是锻铸百年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源;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历经三次伟大飞跃,即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再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推进面向2035年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须从领导维度(中心点)、思想维度(基本点)、政治维度(支撑点)和组织维度(立足点)实施强力锻铸。

   关键词:百年党建;锻铸伟大工程;三次飞跃;四维方略

   世界变局百年交汇,巨擘共擎谋篇布局。2020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新百年擘画了一幅催人奋进的璀璨图景。这个以定性为主、蕴含定量的新时代逐梦蓝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纵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从建党的开天辟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社会主义建设的战天斗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撼天动地,由我国所发生的梦幻般的伟大历史性巨变,不难预测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处于世界领先方阵的泱泱中国将会以何等的伟岸雄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领导,根本在党的建设。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率领中国人民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核心领导力量。因此,回眸近百年来党的建设的伟大历程和深入推进面向2035年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意义。

   一、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源:红船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1]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百年党建伟大工程的始初基因与源头精神——“红船精神

   百年前的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起点,也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逻辑起点。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2]可以说,建党之时即是党建之始,建党之文即是党建之本,建党之船即是党建之源。201710月,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同志就率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向全世界庄严宣示新一届党中央的坚定政治信念和伟大复兴决心。习近平同志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3],党的建设也由此踏上接续锻铸的百年征程。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5]

   中国共产党是在南湖游船上诞生的伟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选举型政党。1921731日,代表当时全国58名党员和国内外8个基层党组织的一大先驱们,为躲避特务的监视与抓捕,从上海秘密转移到南湖湖心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红船.-800

   他们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一个中共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在东方大国的光荣诞生,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郑重书写在自己的红色旗帜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华夏热土上敢为人先的伟大壮举,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宛如一位撞钟人撞响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黎明的晨钟,使中国革命和共产党人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组织领导、坚固的精神支撑和坚实的责任担当,在血与火的岁月中逐步成长为中华民族的擎天柱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给灾难深重的东方大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党的队伍也在党的建设中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最初处于秘密状态的党组织成为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已拥有9191.4万名党员和468.1万个基层党组织,而这一切的成就和发展,都源于南湖碧波上那艘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理想和信仰的革命红船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一路走来的党建工程之基和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根脉,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基础,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红船精神如同它的象征载体,体现了中共领航、依水行舟的深刻内蕴,从启航之时就劈波斩浪、扬帆远行。红船精神的提出,肇始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2005621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首次提出并阐发了红船精神的概念、内涵、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弘扬路径,论述并完善了中国革命精神链条的历史渊源和逻辑起点,使党的发展奋斗史和精神创建史高度契合,使建党的辉煌原点和党建的伟大开篇相映成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党建工程和中国红色精神谱系的丰富发展与独特贡献。他指出: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6]他认为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7]

2红船精神习大大-400

   百年来,红船精神体现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思想和党建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和继续成功的红色密码,也是共产党人的思想武器、精神支撑、道德力量和终生追求。党的一大通过的15条约700字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基本政策、党员发展和组织运行原则等,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建经典文献,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基、之本、之源,更是红船精神在跌宕历史中的初心坚守。

  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三次飞跃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绝境重生、玉汝于成的苦难辉煌史,也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接续锻造、守正出新的铸就践行史。从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二大通过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章程》、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四大通过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都蕴含了组织建设、政治建设、纪律建设等基本要素,对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指示和举措。伴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壮大,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也发生了三次伟大飞跃。

  (一)第一次飞跃: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提出

   毛泽东第一次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提出来。19379月,他发表了言辞犀利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成为从思想上建党的锐利武器和党员党性修养的座右铭;193810月,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原则;193910月,他在撰写的《〈共产党人〉发刊词》这一党建思想的经典文献中,首次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把这一世界政党史上罕见的自我革命壮举豪迈地称为伟大的工程[8]

3毛泽东-800

   这一伟大工程,先后经历了以组织建设、理论建设、思想作风建设、政治建设为重心的四个阶段,包含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此后,党的建设步入一个开放、健康、协调发展的快车道,朝着建设成全国性、群众性、先进性的大党的目标大步迈进。毛泽东把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并称为党的三大法宝,而党的建设居于核心地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开展了三反运动、成立了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等。大浪淘沙,20世纪20年代挤占在中国社会舞台上的360多个政党逐渐销声匿迹,唯有重视党建工作、敢于自我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在难以计数的腥风血雨、战火硝烟中奋然崛起。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创举,有效解决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特殊矛盾和复杂问题,成功地建设起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在顽强斗争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擎天柱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尽管其间也曾遭遇重大挫折和牺牲,但由坚定理想信念锻铸而成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百折不挠,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由此,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选择和必然使命。

  (二)第二次飞跃: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的思想和经验,在其创新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党建理论。他在198310月召开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9]特别是他在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等方面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为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4党旗-800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994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也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历史性任务和指导原则。这是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大决定。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0]。这不仅指明了党的建设的政治方向,而且为实施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前进动力。

   在我们党面临尖锐复杂的四种考验四个危险的严峻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全党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第三次飞跃: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

   百年中共党史和中国社会发展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坚定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政党,是一个为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和巨大贡献的伟大政党,是一个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勇于进行社会革命而且敢于进行自我革命的伟大政党,是一个具有强大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的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世界眼光的伟大政党。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01710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是指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着力于先进性、现代性和革命性的三者统一。这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他反复强调,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伟大工程,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确保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这既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方向,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成果,为新时代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充分展示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切实号召力、远大信念力的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也向全世界昭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治党兴党强党的光明前景。

   三、锻铸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这是历经百年栉风沐雨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擘画的新时代逐梦蓝图和决战方向。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时代制高点上,只有深入推进锻铸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切实完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济南-800

   第一个百年的党建积淀、经验与创见,正是第二个百年的党建动力、能源和支点,也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百年贯通。只有高质量锻铸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才能确保我们党在世界风云激荡的变局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入推进面向2035年锻铸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要强基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战略布局也要战役攻坚,既要把握关键环节也要形成贯通长链。就其方略而言,须从领导、思想、政治、组织四个维度,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领导维度: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面向2035年锻铸新时代党建新的伟大工程的中心点

   毛泽东曾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11]党的全面领导是指在治国理政中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的全覆盖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步入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的中国发展必须严格恪守的一条政治红线。百年中国共产党历经数次攸关前途命运、生死存亡的历史节点,总能处变不惊、破解危局,彰显了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所具有的全面的治党治国治军能力和高超的领导水平。就此而言,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世所罕见的危难时刻战胜风险、迎难而上的定海神针和根本依靠,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坚强保证和锻铸新时代党建新的伟大工程的首要前提。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是几代共产党人率领中国人民多年接续奋斗、励精图治的初心使命。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了现代化的概念。19493月,他在党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我们已经或者即将区别于古代,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12]195912月,他在与人通读、讨论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一次对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完整表述,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他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3]据此,周恩来在196412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希望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4]

6实现四个现代化-800

   此后,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1975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5]改革开放后,邓小平1979年多次谈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并预言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明确了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第一个阶段,从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6]

   可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设计者和引领者,是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领导制度、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制度等体制机制)的统领者。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是党的建设工作的常态化、根本性、轴心性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治理效能和水平的实践要求。基于此意义上可以说,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就是巩固党的最高政治领导地位、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实践经验在制度层面的彰显。”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开辟,拓宽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模式和人类现代文明发展道路,实质上是一种人类新文明形态的开启和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二)思想维度: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面向2035年锻铸新时代党建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点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也是党的光荣传统、政治优势和基本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代表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具有最广泛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想基础、指导方针和根本动力,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创造性的鲜明品格,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18]。必须在党的建设中真学、真思、真践、真悟,因为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当代中国人,不仅要成为当代历史的同时代人,也要努力成为当代思想的同时代人。在锻铸新时代党建新的伟大工程中,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是以常态化制度化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新时代党建新的伟大工程,对全党进行心灵性拷问

7不忘初心-800

   初心,就是起点、本色,是党性之根、人民之本,是精神之钙、力量之源。概言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对人民群众的信任。入党为什么?入党干什么?为什么出发?出发到哪里去?应成为每个共产党员灵魂深处刻下的精神契约和一辈子人生路上的心灵拷问。只有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才能提高知信行合一能力,在党建中思路清、方向明、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才能铭来时路之难、强脚下路之责、逐未来路之梦,在中国巨轮航行的海图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职守,对表对标,争做乘势而上、开启新的伟大征程的时代先锋。 

   二是以常态化制度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进新时代党建新的伟大工程,对全党实施革命性锻造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要从坚定的理想信念做起。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部分党员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革命意志不坚强而没有经受住不同时期的严峻考验,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甚至成了人民的敌人和历史的罪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灵魂和支柱。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在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在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其根本原因是苏共党员最终丧失了原有的理想信念。因此,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立志修身的扣子,打好廉洁奉公的底子,扛好干事创业的担子,走好行稳致远的步子,熔铸党性之魂,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为民之基,做深入推进锻铸新时代党建新的伟大工程的先行者、建设者和实践者。

 (三)政治维度:加强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践行人民至上,是面向2035年锻铸新时代党建新的伟大工程的支撑点

   锻铸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性建设是政治建设。列宁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19]党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党的第一功能是政治功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201224日至25日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同志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阐释新要求。他认为,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他强调指出,要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政治定力、把握政治方向、承担政治责任、提高政治能力、敢于奋斗、善于斗争、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更好为党和人民工作。”“要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使讲政治的要求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20]在深入推进锻铸新时代党建新的伟大工程中,要做到政治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政治历练和党性锻炼密切结合,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促进党员与党组织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真正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和严明政治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锻铸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鲜明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勇于刀刃向内的一种刮骨疗伤的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殊品格和无私胸怀,是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是大党老党焕发生机活力的根本路径,是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坚强保障。我们必须坚持自我纠错、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我革命精神,消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毒素,并以此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要抓铁有痕、从严治党,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腐败,继续扎紧具有硬度、密度和韧度的制度笼子,坚决切除特权意识、潜规则、享乐主义、官本位、官僚主义等毒瘤,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21],切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锻铸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价值旨归是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指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

8人民至上-800

     “人民二字,是嵌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属性和价值指向。人民性包括三层含义:即人民的整体利益需求、集体意志表达以及权利诉求。”[22]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代以降,中国人民面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定不移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主体、为根本。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提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23]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24]为了解救国家于危难和拯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舍生忘死,谱写了忠诚为民的奋斗之歌。人民至上,才是治国理政的强大根基。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把为人民服务镌刻在灵魂里,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凝心聚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四)组织维度:夯实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面向2035年锻铸新时代党建新的伟大工程的立足点

    20209月,习近平同志《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巩固。”[25]目前,全国有128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3500万名农村党员。但是,我国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个别地方甚至被宗教、迷信、村霸、不法分子等所控制。因此,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党员队伍,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必须建立客观、科学的基层党组织督导机制和评价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9村党组织-800

   一是要运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形式对基层党组织进行督导与评价。所谓历时性,是指基层党组织在不同时间段内或不同时间点上的状态及结果,偏重于行为过程;所谓共时性,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或同一时间点上不同基层党组织的状态及行为结果,偏重于行为结果。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二是要以空间延续性理念和空间全覆盖原则对基层党组织进行督导与评价。所谓空间延续性,是指将不同空间的各级各类基层党组织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种纵切面基本向度;所谓空间全覆盖,是指督导评价的触角深入到基层党组织的每一个个体和全部空间领域,是一种横断面基本向度。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道路上,要在上下互动、全员协同的基础上,将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到内部、沉到下部、覆盖底部,使党的建设成为每一位党员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实现从价值的全员认同走向行动的全员自觉,最终形成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大纛猎猎,大业锵锵。百年征程创榛辟莽,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锻铸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不懈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着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憧憬变为生活现实。在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清晰谋划和扎实部署的同时,还锚定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孕育新机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接续推进、相得益彰。尽管在完成目标的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问题,但正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所说: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26]伴随着面向2035年锻铸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一个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中国共产党与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必定会以更加伟岸的雄姿阔步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继续在人类的伟大实践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

注释

     [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一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111日。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98页。

    [4]《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4页。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页。

    [6]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621日。

    [7]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621日。

    [8]《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2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页。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78页。

    [11]《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5页。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0页。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70页。

    [14]《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9页。

    [15]《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79页。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223页。 

    [17]张迪、谭虎娃:《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理论、历史与实践维度分析》,《学术前沿》2020年第14期。

    [18]《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1226日。

    [19]《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28页。

    [20]《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持人民情怀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政治执行力》,《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1226日。

    [21]杨煌:《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光明日报》2018716日。

    [22]陈曙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学习时报》2019315日。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62页。

    [24]《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8页。

    [25]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7页。

    [26]本书编写组编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3页。

   原文载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作者:韩延明-300作者简介韩延明(1958—),男,山东肥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原一级巡视员。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万寿路2号,济南市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C座5楼,电话:0531_82666546  邮箱:sdlcqw1950@126.com
山东老区网|山东革命老区网|山东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 版权所有  
© Copyright©2018-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6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