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官方网站

新时代教育家的爱心追求

作者:梁秀兰 来源:山东省老区网 时间:2025/9/12 点击:650

——记泰安市三英新潮劳动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郑宗翠

    这是一位富有爱心的民营女教育家和企业家,曾荣获泰安市优秀教师、岱岳区首席技师,山东省SYB优秀创业培训师、山东省城镇劳动就业创业优秀咨询师,泰安市最美政协委员、泰安市十大孝子、泰安市“三八红旗手”、泰安市创新创优竞赛标兵等荣誉称号。

    她就是远近闻名的泰安市三英新潮劳动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郑宗翠。

1

一、教育扶贫,播撒希望的种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郑宗翠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249月份,郑宗翠来到岱岳区范镇郑寨子村,在一所装修精美的农家小院,带来了一批图书和20台崭新电脑。“图书是送给村里孩子们的,电脑是为村里老年人和年轻妇女学习购置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智慧化时代必须学会电脑使用。”郑宗翠说。此行她还特意带来讲师,为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开展以养老护理为主题的授课培训,这一举动吸引了迫切希望有一技之长的村民的踊跃参与。于是,一支以妇女为主体的培训班很快开班。热情的郑宗翠就像和善的大姐,她循循善诱,给学员讲解学习和就业技巧,让“靠劳力吃饭”的乡亲们顺得转型为“凭技术致富”的技能能手。

    “以前做普工,一个月收入只有四五千元,并且上班时间长、环境也不佳。现在我学会电焊技术后,成了技术尖子。三英技校推荐我到一家汽配厂工作,不仅工资翻了近一倍,还不用上夜班了。”25岁的小伙子尹丙涛高兴地说,上班后,单位还给我配备了助手,工作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郑宗翠紧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积极钻研业务知识,及时调整发展规划,创新打造“理论 实践 就业”三位一体培训体系,为助力受训人员实现就业创业梦想奠定了扎实基础。

2

二、产业赋能,彰显担当的智慧

    郑宗翠深知,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在满庄镇东牛中村,唐甜甜的服装厂开得红红火火。这个在郑宗翠扶持下创办的“扶贫工厂”,不仅解决了30多名留守妇女就业,更是成为乡村产业链延伸的示范样板。“郑宗翠对学员很热心,毕业20多年了我们还一直联系。”在岱岳区满庄镇东牛中村,43岁的村民唐甜甜说起郑宗翠,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之情。1997年,17岁的唐甜甜来到三英技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一年多以后,郑老师让我们起草一份未来规划书。我写的是毕业后去大城市服装厂里历练,技术成熟后回村开厂。”唐甜甜没想到,这个愿望竟然在老师的支持下成真了。2003年,唐甜甜回到老家,看着村清里闲的妇女们,萌发了开家服装加工厂想法。“郑老师得知后很高兴,不仅帮我联系订单,还主动借钱给周转,帮我顺利把服装厂开业。”唐甜甜如家珍。

    郑宗翠建立“培训十就业”帮扶闭环,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对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创业、培训意愿实施“一户一档”,摸清低收入群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20214月,岱岳区大汶口镇低收入村民高伟带着一面绣有“真心帮扶显真情,一心为民系百姓”的锦旗来到学校献给郑宗翠。高伟激动地说:“要不是学校免费教给我培训技能,又帮我介绍工作,我可没现在过得这么好!感谢郑校长对我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让我们一家摆脱贫困。”。

    像唐甜甜、高伟这样通过培训后实现就业、脱贫致富的人员还有很多。郑宗翠将“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极大地满足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培训需求,受到显著成效。

3

三、现身公益事业,传递爱心大义

    郑宗翠关爱孤寡老人,积极助力敬老孝老,更是情有独钟。重阳节那天的暖阳里,田家峪村“幸福食堂”飘出阵阵饭香。这项由郑宗翠筹划建成的民生工程,走进一看,印入眼帘的是一幅80多位孤寡老人享受幸福晚年的场景。第一次去田家峪村时,郑宗翠看到村委会没有一件像样的办公设备,就主动出资2万多元,为村里购买了办公桌椅,将会议室整修一新。她还出钱出物,支持村文体广场、道路维修等等建设,实施在在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她每年拿出40万元专项基金奉献社会。每年“九九”老人节和春节,还给周边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棉衣等生活用品。

    郑宗翠的婆婆是一位有着七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在国家有难时,积极捐款捐物,始终以“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的信念投身公益。郑宗翠的儿子是一名90后新生代,自幼跟随母亲走访困难家庭,如今已成长为公益事业队伍中的重要骨干。作为家庭的主心骨,郑宗翠三十年来用优良的“家风”涵养“民风”,以“小家”的关爱温暖“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内涵。全国“五好家庭”的荣誉背后,是全家三代人投身公益的爱心传承与坚守,更是“家国一体”的生动写照。他们付出的不单是个人和家庭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更体出了他们一家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4

四、振兴硕果,谱写辉煌的华章

    自担任校长以来,郑宗翠开拓创新,诚信实干,在变革中求生存、在探索中求发展。经过多年的务实打拼、不懈奋斗,用“技校万千、三英领先,招工用工、首选三英”的帮扶理念,把学校打造成了鲁中、鲁西南培训技校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截至目前,学校累计培训学员26万余人,大学生创业就业4万余人,免费培训下岗职工、残疾人、贫困妇女近3万人。培训市场不断拓展,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十大诚信品牌、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山东省巾帼创业培训基地、山东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优秀办学单位、泰安市职业培训先进单位、泰安市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市级荣誉50余项。

    站在新的起点上,郑宗翠的把视野瞄得更高更远。她锚定“培训一人,成功一人;就业一人,幸福一家;幸福一家,带动万家”的奋斗目标,决心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校优势,努力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更广大战场,引领更多热心人奉献于社会。她说:“我要用大爱之心、技能之光照亮更多百姓家庭,让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岱岳群山。”这铿锵有力的誓言,寄托着她的美好愿望和作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赤子情怀。在这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她正“以民生为本,以教育为笔,以产业为墨,续写着“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的时代新篇!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万寿路2号,济南市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C座5楼,电话:0531_82666546  邮箱:sdlcqw1950@126.com
山东老区网|山东革命老区网|山东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 版权所有  
© Copyright©2018-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56311号-1